近日,由复旦大学药学院相小强教授由带来的“DIDB数据库如何助力药物相互作用研究”线上报告顺利举办。本次报告中相教授围绕药物相互作用的背景、DIDB数据库分析、全方面阐述了DIDB数据库如何助力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,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更好地帮助业内人士进一步了解DIDB®以及DIDB®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所带来的极大价值!
直播回放观看方式
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免费观看
QA答疑
Q1:DIDB数据库一般应用到药物研发的哪个阶段比较多?如:药物发现、临床前、早期临床、中后期临床阶段?
A1:该问题主要涉及临床DDI研究何时开展,一般来讲,新药研发的流程是药物进入临床一期之前相关的动物体外DMPK基本都会完成,如果在临床前阶段发现该药物是CYP3A4的底物或者抑制剂,临床二期基本要考虑DDI,基于患者的合并用药应用场景应用DIDB数据库进行相关DDI信息的查询,同时也要考虑监管的要求,尽可能在二期、三期之前完成DDI的研究;另外一个场景是物料平衡研究,该数据可用于DDI的预测和PBPK模型的构建,设计二期和三期的入排标准时可以查找DIDB数据库的相关信息,查找哪些合并用药可能发生DDI,给当前研究的药物提供判断。
Q2:通过DIDB数据库是否可以豁免国内的DDI试验?
A2:结果取决与你研究药物的性质,如果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是阴性情况,即不太可能出现DDI,通过DIDB数据库的结果进行佐证,是有可能豁免DDI的临床试验;如果发现是阳性情况,即有很大可能出现DDI,那就需要进行DDI的临床试验。
Q3:DIDB数据库是否包含了未上市药物的DDI信息?
A3:是的,DIDB数据库包含了已发表文章的未上市化合物的体外或者体内的DDI信息,可以通过搜索研究或化合物的编号进行查询。
Q4:DIDB数据库是否包含了特殊人群的DDI信息?
A4:是的,DIDB数据库提供了肝肾功能异常的人群查询条目,当然也可以通过查询特定药物找到相关特殊人群的DDI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