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关键阶段,开发高性能、低成本的新能源材料已成为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。无论是更高能量密度的锂/钠电池、储能电容器、燃料电池,更高效的光伏材料,还是更稳定的氢能储运与催化体系、液流电池,其研发都高度依赖于对材料微观机理的深刻理解。然而,新能源材料的性能展现于宏观,却决定于原子尺度。传统的“试错法”实验研发周期长、成本高昂,且难以揭示离子迁移、界面反应、缺陷演化等关键过程的本质规律。
在此背景下,多尺度计算模拟应运而生,成为衔接微观机制与宏观性能的“桥梁”。它通过整合第一性原理(DFT)的精确电子结构计算、分子动力学(MD)的动力学过程模拟,以及介观与宏观尺度模型,构建了一套从量子、原子世界到真实材料的全栈式研究范式。基于此,源资科技将于9月24日开展主题为“多尺度计算驱动新能源材料创新”的免费线上报告。
直播时间:
2025年9月24日14:00-15:00(星期三)
报名方式:
关注源资科技VASP公众号,回复“能源材料”获取报名链接,点击“观看直播”填写报名表!报名后添加工作人员微信,加入交流群。
报告讲师:
汪进凯 博士 | 源资科技 高级技术支持工程师
报告内容:
从“低碳”背景出发,介绍多尺度计算驱动新材料研究与研发的新范式。报告内容涉及:多种计算尺度方法(第一性原理,分子动力学,基于机器学习势函数加速的分子动力学)下,锂/钠电、光伏、氢能、液流电池、燃料电池、储能电容器等材料的研究方法与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