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案例背景
传统的固态锂电池中常采用复合正极,包含电极化学惰性添加剂(如导电剂),导致能量密度降低、异质界面相容性差、循环寿命受限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复合正极的问题,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零应变的正极材料Li1.75Ti2(Ge0.25P0.75S3.8Se0.2)3,该材料在充放电期间具有足够的锂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,不需要添加导电剂。该均质化正极赋予固态锂离子电池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/功率密度。
2、建模与计算方法
作者利用MedeA Environment创建了LiTi2(PS4)3、LiTi2(PSe4)3、LTG0.25PSSe0.2等结构。采用MedeA VASP模块中GGA-PBE方法优化体系,截断能选择520 eV,K点基失选取1x1x2,能量收敛标准为10-5eV,原子受力收敛标准为0.02 eV/Å 。计算体系能带结构、态密度、电子局域函数等电子性质,随后计算材料在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。
3、结果与讨论
3.1 实验研究
本案例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正极均质化策略(图1b),通过摈弃电化学惰性添加剂,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(Em),消除界面副反应,大幅度延长电池循环寿命。此正极材料——Li1.75Ti2(Ge0.25P0.75S3.8Se0.2)3(简称:LTG0.25PSSe0.2),该材料在仅1.2%的体积变化下,可实现250 mAhg-1 的高比容量。在锂离子脱出\嵌入过程中,无需依赖导电添加剂即可实现均质化,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到390 Wh kg-1 ;全固态锂电池(ASLBs)室温下寿命延长至20,000次循环以上。

图1 充电过程中正极微观结构演变示意图:(a) 传统正极;(b) 新型均质正极
3.2 理论研究
为了阐明均质正极材料LTG0.25PSSe0.2高能量密度、超长循环寿命等性能,研究人员采用MedeA VASP模块对进行电子结构分析。
Se替代S,使LTG0.25PS的p带对齐,使带隙从1.292 eV减小至0.52 eV(图2a);
随着Li+嵌入,LTG0.25PSSe0.2的带隙从0.749 eV减小至0 eV,表明其导电行为从半导体向金属性转变;更多Li+嵌入,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密度更高,导致电子导电率(σe)显著提升(图2b)。
LTG0.25PSSe0.2的电子局域函数(图3),证明P-S的共价性强于Ge-S,解释了Ge取代P之后的电子电导的变化趋势。

图2 (a) DOS下LIPS与LiTi2(PSe4)3能带结构示意图;(b) LTG0.25PSSe0.2的DOS随嵌锂量变化

图3 LTG0.25PSSe0.2的电子局域函数
作者进一步通过DFT计算LTG0.25PSSe0.2在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,体积变化仅1.2%,与实验测试一致。

图4 材料体积随嵌锂量的变化。
4、总结与展望
本案例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零压变正极材料,该材料在充放电期间具有足够的锂离子和电子电导,不需要再添加导电助剂。均质化的正价赋予了固态锂电池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/功率密度。该均质化正极策略将有助力于全固态锂电池的快速商业化,对开发高能量密度、长使用寿命的储能设备,发展新型生产力,加快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
参考文献: DOI: 10.1038/s41560-024-01596-6 使用MedeA模块: MedeA Environment MedeA VASP



